人体六要穴保健法 -----屈 旭 人体生命六要穴 : 绿谷生命经络操秉承<<黄帝内经>>经络,脏腑养生理论,萃取了几十年来中华导引健康术的精华,通过锻炼特定的经络与穴位来调养脏腑功能,具有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等特点,绿谷养生经络操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拍打人体生命六要穴,另一部分是对主要几条经络的锻炼,现将重点介绍人体生命六要穴.: 首先用左手反时针按摩头顶百会穴36—108次,再顺时针按摩36---108次,顺时针按摩丹田穴36---108次,顺时针按摩会阴穴36---108次,顺时针按摩命门穴36---108次,然后双手擦热用左手捂命门2—3分钟,擦热双手捂腰2---3分钟,双手顺时针按摩足三里36---108次,顺时针按摩涌泉穴36---108次(男左女右先按)再点按九次。最后做收功动作。 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头部,在两耳廓尖端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叉点。 百会穴即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经过特殊的锻炼,可开发人体潜能,增加体内的真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益智开慧,澄心明性,轻身延年,青春不老。并能治疗头痛、眩晕、脱肛、昏厥、低血压、失眠、耳鸣、鼻塞、神经衰弱、中风失语、阴挺等症。 百会穴的气功保健方法有四。其一是按摩法:睡前端坐,用掌指来回摩擦百会至发热为度,每次108下。其二是扣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扣击百会穴,每次108下。其三是意守法:两眼微闭,全身放松,心意注于百会穴并守住,意守时以此穴出现跳动和温热感为有效,时间约10分钟。其四是采气法:站坐均可,全身放松,意想自己的百会穴打开,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和阳光清气源源不断地通过百会进入人体内,时间约10分钟。 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时对应的肚脐中。 神厥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厥,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经常对神厥穴进行气功锻炼,可使人体眛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神厥穴的气功保健法有三。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其二是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厥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其三是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厥,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会阴穴: 为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 会阴穴,为人体长寿要穴。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着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 经常按摩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按摩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惊痫等症。 会阴穴的气功保健方法有三:其一是点穴法:睡前半卧半坐,将食指搭于中指背上,用中指指端点按会阴穴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其二是意守法:姿势不限,全身放松,将意念集中于会阴穴,守住会阴约15分钟,久之,会阴处即有真气冲动之感,并感觉身体轻浮松空,舒适无比。其三是提肾缩穴法:取站式,全身放松,吸气时小腹内收,肛门上提(如忍大便状),会阴随之上提内吸,呼气时腹部隆起,将会阴肛门放松,如此一呼一吸共做36次。 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 经常擦命门穴可强肾固体,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阳萎、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症。 命门穴的锻炼方法有二:其一是用掌擦命门穴及两肾,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意念守住命门穴约10分钟即可。其二是采阳消阴法:方法是背部对着太阳,意念太阳的光、能、热源源不断地进入命门穴,心意必须内注命门,时间约15分钟。 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腿部外膝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足三里是个保健穴,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壮胃,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此穴主治:胃痛、腰痛、腹泻、痢疾、便秘、头痛眩晕,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膝胫酸痛,消化系统疾病。 常用保健手法是穴位点按、艾灸。点穴法:可用双手大拇指指肚点按足三里,每次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艾灸法:取中草药“艾”为燃料,将艾绒点燃,直接或间接温热感穿透肌肤入穴。此法有时出现烫伤甚至化脓不干,难以结痂。中医讲:“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即指此而言。此法属“自讨苦吃”类,但效果优于点穴法和针灸。 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跖屈时,足底前凹陷处。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萎、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据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应,从“井”上可腑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涌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方法:睡前端座,用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满面搓,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49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末了,再用手指点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 人体生命六要穴(二) 一.大椎穴: 大,多也:椎,锤击之器也.大椎名意指此穴内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 大椎为督脉经穴,主治头项强痛,咳嗽.气喘之症.由于寒气大多是从大椎处侵入的,因此经常敲打大椎穴也能够防止风寒感冒的发生. 二.膻中穴: 膻,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 膻中为任脉之胸部腧穴,是心包经之经气聚集之处,乃心包络之募穴,是宗气聚会之处.故膻中穴是治疗心,肺,胸膈,乳部疾患及一切气病的重要腧穴. 三.内关穴: 内,内部也;关,关卡也.内关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内关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对心,胸,胃,神经性疾病均有效.能宁心安神,宣痹解郁,宽胸理气,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流通经脉等. 肾,肾腑也,俞,输也
上一篇:民间下一篇:最不科学饮食的七种方法
GMT+8, 2025-5-23 01:48 , Processed in 0.0475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