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圆梦网 首页 文化教育 文化活动 查看内容

联合文化或是改革强军的重要战略支撑

2016-2-24 20:43| 发布者: zhqx| 查看: 175| 评论: 0

摘要: 联合文化或是改革强军的重要战略支撑 对一支军队来说,体制是“型”,文化是“神”。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新的领导指挥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就要倾力打造与之相适应的联合文化,真正使联合意识融入血脉、联合思维常态 ...
                                联合文化或是改革强军的重要战略支撑

 

对一支军队来说,体制是“型”,文化是“神”。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新的领导指挥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就要倾力打造与之相适应的联合文化,真正使联合意识融入血脉、联合思维常态养成、联合方式变为习惯、联合规范形成机制,为确保改革成功、能打胜仗提供坚强支撑。——编 者

习主席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作为一种特殊的军事文化,联合文化是联合指挥人才在军事实践中关于联合作战的知识体系、价值取向、思维方法、道德规范和心理意识等形成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是滋养和提升联合作战能力的重要“软实力”。

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已全面启动。这次改革是一次整体性、革命性变革,不仅需要通过体制编制调整重组,实现组织形态的系统重塑,还需要通过联合文化的熏陶培塑和引领推动,真正实现形和神、标与本、表及里的深层转型。

打造联合文化是军队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军事文化源于军事实践,又作用和指导军事实践。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指出:“战争的精华,不是在胜利,而是在于文化命运的展开。”翻开人类军事发展史,历次重大变革大都是一个由技术形态转变引发战争形态转变,再由战争形态转变促进组织形态转变,直至完成军事文化创新重塑的过程。说到底,军队转型最终都是文化转型。联合文化已经成为军事竞争的历史必然和核心要素。

从新军事革命的发展大势看,打造联合文化是世界强国军事发展的实践抉择。联合是现代战争的基本规律,联合作战催生联合文化。早在二战后,美军为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军种至上、交相纷争、职责不清等体制弊端,就提出创立以国防部为主体的领导指挥体制、设立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联合参谋部,初步形成了现代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联合文化也应运而生。

特别是经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实战检验,使集中反映联合作战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规范为主体的联合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得到普遍认同。与此同时,俄、英、法、德等军事强国也不甘落后,普遍通过持续加速联合文化建设,推动以信息化为核心,以军事战略、军事技术、作战思想、作战力量、组织体制和军事管理创新为基本内容的军事变革,以谋求夺取军事领域竞争的战略优势。不难看出,联合文化越来越成为全球新一轮军事革命的“风向标”。

从现代战争形态的演变牵引看,打造联合文化是信息作战制胜机理的核心要义。战争形态始终是催生和倒逼军事革命与改革的强大动力。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已经进入“秒杀时代”,战争制胜背景更加复杂,政治与军事、国际与国内、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一个战略方向与其他战略方向等密切传导联动,惟有具备联合视野、联合意识和联合思维才能运筹把握;战场制胜力量深刻变化,由“物质 能量”向“信息 网络”、“武器 技术”向“体系 智能”、“数量 集群”向“精兵 联合”转换,亟需构建联合知识、理论和价值系统与之相匹配;人的制胜作用更加凸显,信息系统的互通共享使指战员的能动作用空前放大,也要求更加强化联合意志品质,更加具备联合指挥谋略,更加提升联合战法技能。联合文化内在遵循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确立的“联合”规则,未来联合作战将是联合文化的竞争,没有先进的联合文化就不可能赢得联合作战决胜。

从我军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看,打造联合文化是我军迈向强国军队的必由之路。回顾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尤其是1955年实行军衔制、新中国成立后的10次大裁军,我军领导指挥体制调整经历了“建立、完善、整合”“精兵、合成、高效”的优化过程。

这一过程之所以顺利推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孕育产生了联合文化因子,而且其发挥了内聚塑造的独特作用。这次重点在“脖子以上”的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实质是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和设计未来战争能力的超前博弈,更加迫切需要联合文化强有力的战略支撑。其一,深入推进改革亟需联合文化来助力。因为对一场全局性变革而言,体制编制的调整只是第一步,要推进改革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改革层面由重点领域向各个部位拓展,改革着力由浅入深、由易向难突破,必须靠联合文化持续发力、持久推动。

其二,联合指挥体制亟需联合文化来激活。因为不论多么好的体制,必然经过一个从搭建到适应、从适应到磨合、从磨合到完善、从完善到有序运转的螺旋式上升。只有通过联合文化强化深层认同,才能防止和克服人员合而心不合、单位合而力不合、表象合而神不合等“两张皮”现象,使指挥机构顺畅运转起来。

其三,新的领导管理模式亟需联合文化来熏陶。因为领导管理模式由分散到集中、由粗放到系统的转换,迫切要求突出对建设思路、指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等全面升级,只有联合文化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推动联教联管、联训联演、联建联备。其四,联合人员编组亟需联合文化来凝聚。因为只有充分发挥联合文化的价值功能,最大限度打破思想观念障碍、消除军兵种文化隔阂,形成强烈的联合意识、深厚的联合情感和高度的联合自觉,才能从根本上把不同兵种、单位、部门、领域的官兵融为一体。

把握具有我军特色联合文化的内涵要求

联合文化作为一种先进军事文化,要使其更具价值,必须赋予其特定精神内涵和实践要求,积极构建富有中国特色、彰显强军精神、比较优势明显的联合文化。

突出“忠诚可靠、集中统一”这个核心要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既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也是我军先进文化的最大优势、最大特色。现代信息化联合作战,政治因素更加凸显、参战力量更加多元、组织指挥更加复杂、协同要求更加严格,把高度分散的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体系有机聚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同样必须有忠贞不渝的信念和集中统一的领导。

因此,发展我军联合文化,必须把“忠诚可靠、集中统一”作为根本和灵魂来强化巩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全面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提供根本保证。

突出“改革创新、信息主导”这个基本特质。当今时代,改革创新是加速军队建设的精神动力,信息主导是赢得军事博弈的关键理念,二者必然构成联合文化最鲜亮的时代特色。特别是透过近年来信息化局部战争实践和新军事革命发展大势,不难发现信息化不仅使传统的情报战力量、电子战力量、指挥控制力量变得更加强大,而且催生了网络战、心理战等新的作战力量,信息主导已不仅是一个纯技术性概念,而逐渐成为指导各国军队军事转型的一个全新理念。当前我军正处于机械化尚未完成又要向信息化跨越的特殊阶段,发展我军联合文化,必须在部队信息化这个后发赶超的主战场,既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又大力倡导信息主导理念,全面提升官兵创新意识、信息素养,努力形成重视信息、重视科技、重视创新、重视人才的鲜明导向,尽快实现核心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取得信息化转型的重大创新成果,实现“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转进。

突出“灵活自主、体系作战”这个原则遵循。我军历来强调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是扬长避短、击敌软肋的重要法宝,为我军联合文化提供了重要借鉴。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敌我攻防交战转换迅捷、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尤其是平台作战、体系支撑,战术行动、战略保障的显著特征,为充分发挥我军“活”的优势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发展我军联合文化,就要正确运用联合作战的基本原则,把我军战略战术融会贯通于陆、海、空、天、电、网多维一体的力量体系中,转化为未来联合作战的战略指导、战术思想和指挥艺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致人而不致于人,形成非对称优势,始终掌握战略和作战主动。

突出“平战一体、综合集成”这个方法指导。信息化战争是国家整体性战争,具有平时和战时、前方和后方、军队和民众一体化的显著特点,这既对我军履行使命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赋予了我军联合文化在方法论层面上的丰富内涵。面对当前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严峻考验,发展我军联合文化,不仅要及时转换和培育备战打仗的新思路,把联合作战的科学方法渗透体现到谋划和指导部队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搞好各种资源统筹配置,提高平时按照联合作战标准建设部队的层次水平;而且要着眼增强战时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把生成战斗力的各个子系统、分系统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努力使武装力量一体化、军队编成一体化、指挥控制一体化、作战要素一体化成为自觉遵循,最大限度地凝聚作战能力、释放作战能量。

突出“团结协作、联合制胜”这个价值准则。为共同的革命理想团结一心、并肩奋战、争取胜利,向来是我军战胜强敌的价值理念。信息化条件下,科技的迅猛发展既使各要素作战能力空前提升,也使战场情况异常复杂,只有强化联合制胜的价值理念,做到着眼体系、系统联动,优势互补、动态协同,精诚团结、精兵高效,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发展我军联合文化,就要突出团结协作、联合制胜,积极构建与联合作战相符合的胜利观、荣誉观、利益观、得失观,彻底破除军兵种利益掣肘和局部狭隘观念,自觉养成自主协同、自觉配合、交链互动的联合精神,使各种作战力量最优组合、无缝链接,彰显效能、合力制胜。

紧抓改革契机全面打造我军联合文化

体制是文化的载体。建立健全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我军深化改革的“重头戏”,这为加强联合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综合施策,勇于改进创新,破除经验窠臼,全面推动我军联合文化创新发展。

破除传统战争观念影响,培塑联合思维理念。针对我军历史形成的“陆军主战”“兵种配属”等传统观念,应从确立“联”的价值取向入手抓好观念重构,切实打破“条块分割”和争谁大谁小、谁主谁次等思维定势,让联合意识深深扎根;从培养“联”的思维方式入手抓好理念更新,着眼“纵向一体”向“横向一体”转换思考问题,立足“合同作战”到“体系对抗”演进谋划工作;从提升“联”的认知水平入手抓好概念升级,把学习运用联合作战理论作为训练基础课贯穿始终,在长期浸润固化中让“联”真正成为一种情感取向和行为习惯。

破除单一力量运用惯性,构建联合指挥模式。军兵种之间认知的趋同、思维方式的一致,是联合文化的精髓。着眼打破传统领导指挥体制下军兵种“各自为政”、战略方向“独立作战”等局限,应以组建战区联指为契机,把线上的链条搞顺畅、军种的职能界定准、层级的关系摆清楚,确保对上对下、对内对外、战时平时都能有效衔接;以资源配置重组为抓手,在常态化联演联训中增进交流融合,通过释放战斗力资源活力催生体系对抗强大合力;以机构精简整编为推动,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要求,破解交叉重叠、协同不畅、相互掣肘等问题,做到相互认同、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破除领导管理路径依赖,完善联合制度机制。在我军军政军令合一向分离的转换中,应充分发挥联合文化的内生作用,突出强化“法治”这一基本方式,着力搞好联合作战条令、联合战役纲要、联合训练大纲等法规制度建设;突出强化“打仗”这一主旨导向,探索建立与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相配套的领导、评估、问责、研究等联合机制;突出强化“联合”这一总体要求,打破军种割裂、信息壁垒、指挥屏障等功能阻隔,实现由条块式向扁平化融合式转变。

破除人才队伍素质短板,建强联合骨干力量。发展联合文化关键在人、短板也在人。应加紧补齐各级指挥员联合作战知识“缺”、经验“少”、素养“弱”等瓶颈,着力优化知识结构,把军队院校教育、部队实践、军事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加强联合作战理论、军兵种专业知识等学习,最大限度补足素质短板;着力加强交流融合,定期组织指挥员外训、外派和联演、联训,锻炼提高联合指挥能力;着力建好实践平台,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砥砺强化“联”的意识、规范“联”的行为、擢升“联”的素养,打造决胜未来战场的联合人才队伍。

破除各军兵种文化羁绊,营造联合环境氛围。构建联合文化既倡导“大目标”联合、又强调“大文化”联合,必须防止片面强调军兵种文化现象,注重在继承与扬弃的统一中发展联合文化。既彰显军种作用又防止军种本位,坚持以联合文化统领军兵种文化,在联合文化聚合下鼓励积极发展;既探寻同源本质又凸显内生特质,充分汲取“远洋”“蓝天”“神剑”等军兵种文化优秀因子,构建包容各方、兼收并蓄的生动局面;既发挥传统优势又顺应发展大势,巩固发展好听党指挥的政治优势、集中统一的指挥优势、三军同源的组织优势,不断充实完善并赋予新的内涵,逐步形成富含我军特色、时代元素充盈的优秀联合文化。

2016年2月18日 来源: 解放军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邀请注册|圆梦网 ( 湘ICP备13010336号-1

GMT+8, 2025-7-21 12:49 , Processed in 0.1965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