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蒙古朱日和7月30日电 题:沙场点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全景纪实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王玉山、樊永强、张汨汨 广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黄沙漫卷,硝烟四起。 2017年7月30日上午,刚刚参加完实战化训练的1.2万名官兵、600余台(套)装备,征尘未洗、整齐列阵,以战斗的姿态迎接检阅。 这是我军首次举行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阅兵。 这是我军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 这是我军向世界一流军队奋力进发的庄严宣示。 训阅一致 战训一致 迷彩色的阅兵台前,大红的“1927-2017”字样和庄严的八一军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此刻,祖国北疆,大军列阵,铁甲傲立,威风凛凛。华北地区6个军用机场,百余架战鹰展翅待飞…… 9时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宣布:“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现在开始!” 全场庄严伫立,高唱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沙场上空迎风飘扬。 伴随着激昂澎湃的阅兵曲,习近平主席在阅兵总指挥、中部战区司令员韩卫国上将陪同下,乘野战检阅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车速依次检阅部队。 “同志们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一声声亲切问候,表达着习主席对将士们的亲切关怀。 “主席好!” “为人民服务!” 一次次响亮回答,抒发了全军官兵对习主席的忠诚拥戴。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领航人民军队与时偕行、攻坚克难,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面向未来塑造世界一流军队,强军兴军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与以往历次阅兵相比,这次阅兵有许多显著不同—— 这次阅兵坚持战训一致,打破以往广场阅兵的惯例,不安排徒步方队和踢正步,不安排军乐团、合唱队,没有群众性观摩,所有装备不作装饰,所有受阅官兵着作战装具,突出“野味”“战味”。 向人民军队90年不平凡历程致敬 车轮滚滚,大地震撼。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在200余名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官兵的护卫下迎风招展,拉开了气势磅礴的阅兵分列式序幕。 旗帜展示形象,旗帜凝聚力量。注目鲜红的旗帜,回首光荣的历程,人民军队永远是党领导下的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捍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永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巨大的轰鸣声由远而近。蓝天上,17架直升机组成“八一”标识,24架直升机绘成“90”字样,象征这支在战火中诞生的光荣之师,走过了90年史诗般的壮丽征程。 90年前的8月1日凌晨,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拥有了革命的武装,人民有了自己的子弟兵。 山河为碑,历史作证。从长征路上前仆后继,到敌后抗日浴血奋战;从解放战争横扫千军如卷席,到抗美援朝以弱胜强打出国威军威;从建设年代激情燃烧,到改革开放春潮涌动;从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到国际维和战场守望世界和平,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建立了不朽功勋。 “参加像这样野战条件下的大阅兵,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驾驶“90”字样长机的陆军航空兵某旅旅长崔佳彬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今天的人民军队已经从单一军种发展成为诸军兵种联合、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加快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成为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成为捍卫正义的和平之盾。 陆地猛虎插上钢铁翅膀 空中突击梯队呼啸而至。10架武装直升机率先开辟空中通道,实施侦察预警,进行火力压制。8架武装直升机护卫18架运输直升机,搭载精锐力量,突入作战区域。 同所有受阅官兵一样,44岁的某空中突击旅特级飞行员汤军也是第一次从训练场直接走上阅兵场接受检阅。 “空中突击力量,具有快速机动、精确打击等优势,在未来战争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汤军在实战化训练中多次担任突击群长机,在阅兵中又担任火力突击分队横队长机。 “这次改革,空中突击旅首次进入人民军队序列,陆地猛虎插上了钢铁翅膀。”汤军说。 猎鹰盘旋,神兵天降。18架运输直升机准确抵达各自战位,呈战斗队形快速降落,曾两次荣立二等功的连长冯时率机降勇士一跃而出,如雄鹰扑地、似猛虎下山,冒着飞舞的沙尘,向预定地域集结。 疾如风、快如电。冯时和两个连的突击队员诠释了当代革命军人的血性胆气,展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改革强军会有时,沙场阅兵展风采。8月1日,冯时将迎来自己27岁的生日。他说:“今天参加沙场阅兵,既献给伟大的人民解放军,也是献给自己的最好生日礼物。” 突击!突击!向着胜利突击! 突击!突击! 铁甲铿锵,铁阵生威。携着训练场上的尘土和沙砾,22辆99A坦克呈“箭”形布阵,象征着“陆战之王”勇往直前。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主战坦克,99A式坦克实现了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和信息力的有效融合,体现了陆战装备的新水平。”如同1999年、2009年国庆阅兵和2015年胜利日阅兵时担任头车驾驶员那样,42岁的二级军士长丁辉再一次担任坦克方队的头车驾驶员。 从当年的“万国造”到今天全部国产的先进装备,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实现了历史跨越。 丁辉所在的这个方队,就是巨变的亲历者。 这个方队由著名的“平江起义团”所在的中部战区陆军某师抽组组成。 从第一支摩托化部队,到1985年成为我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再到如今的第一支数字化部队,这个师一直都是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试点先行单位。 浩荡而来的步战车作战群,由04A履带式步战车和08式轮式步战车混合编成。 “作为陆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式发展的代表性装备,两款新型步战车,标志着我军陆上机动攻防能力的整体跃升。”乘坐在威武雄壮的08式轮式步战车上,28岁的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副营长李界辰豪情满怀。 李界辰介绍,这两型步战车是在改革强军背景下,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既能打击地面作战人员、装甲车辆和坚固工事,也能担负对空自卫作战任务,是陆军新型合成部队的主战突击装备和重要作战力量。 自行火炮方队,由122自行榴弹炮、155自行加榴炮和300毫米远程火箭炮混合编成。炮兵素有“战争之神”的美誉。伴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今天的中国炮兵火力更猛、精度更高、机动性更强。 紧随而来的是反坦克导弹方队。受阅的红箭-10反坦克导弹,是我军目前装备的最新式反坦克武器。 “改革重塑,力量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金立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今天的陆上作战力量,正在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加快转变。 向多维作战空间进军 未来作战,信息制胜。在陆上作战群之后接受检阅的是由战略支援部队编成的信息作战群,包括信息支援、电子侦察、电子对抗和无人机4个方队。 信息支援方队,由若干受阅车辆组成。这支新型作战力量正加快融入全军联合作战体系,在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电子侦察车组具有多手段集成、部署灵活、机动性强等特点,能够为掌握复杂电磁环境下战场主动权提供有效支撑。 电子对抗方队,由雷达干扰车和通信侦察干扰车组成。电子对抗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手段。新型电子装备列装部队,使我军电子对抗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 无人机方队由通信干扰无人机、雷达干扰无人机和反辐射无人机组成,能够对敌方的预警探测和指挥通信体系进行有效压制。 “受阅的三型无人机均为国产,都是首次亮相。”无人机方队政委李冲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些装备都是部队最新列装的先进武器,代表了现阶段我军无人机的发展水平。 李冲介绍,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情报时效性强、作战使用成本低且零伤亡的独特优势,是实现战场感知和打击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效能的倍增器,自上世纪登上战争舞台以来,日益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装备发展的重点。 “未来,我军无人机部队将紧盯多维作战空间,不断拓展深化使命任务能力,用忠诚和实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捍卫祖国的领土安全。”李冲说。 2015年的最后一天,战略支援部队宣告成立。作为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这支部队正不断强化使命担当,阔步迈向远边疆、高边疆。 特战精兵,从雪域高原走来 拔点夺要,战略破袭。作为精兵作战的缩影,特种作战群开始接受检阅。 威风凛凛的西藏军区某特种作战旅的特战尖兵乘坐全地形车通过检阅台。特种作战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方式。我军特种兵近年频繁亮相国际赛场,在强强对抗中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高超技能和旺盛斗志。 受阅的特种作战旅是全军唯一一支高原特种作战部队,自2002年12月组建以来,常年驻守在海拔3700多米的雪域高原,被誉为“高原雪豹”。 近年来,这支部队结合担负的任务,首次实现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实施直升机低空悬停滑降训练,开创特种部队与航空兵在高原联训的先例,创造驻藏部队历史上最长的摩托化机动距离纪录,先后参加“厄尔布鲁士之环”国际军事比赛,赴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联演联训等重大演训比武活动。 特种兵方队副政委扎西顿珠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全旅特战队员能够熟练掌握6种以上武器,全部具备跳伞、机降、攀岩、潜水、驾驶、格斗等作战技能。” 特战尖兵们坚定的眼神、自信的表情向世界发出这样的宣言——这是一支英雄之气澎湃的队伍,是一支敢于胜利、勇于牺牲的军队。 由轮式轻型侦察车和防护型突击车组成的特战装备方队开始接受检阅。 特战装备方队由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和某师编成。 某合成旅的防护型突击车作为部队的主战装备,采用承载式车体,乘员舱和发动机舱全防护,车顶装通用枪塔,能实现360度全向射击,车内能携行多种轻武器,可遂行机动、战斗、警戒训练等任务。 某师参阅的轮式轻型侦察车具备“三防”防护性能,集成了多种侦察手段,主要用于侦察敌兵力部署、武器设施等各类目标,能够快速获取、处理和上报敌情信息,可对战场前沿和纵深进行机动侦察监视、特种侦察作战和引导火力打击。 特种装备助力特种作战,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锻造敢打必胜的特战精兵。 防空反导,守望国家空天安全 盾坚矛利、护卫长空。由预警雷达方队、地空导弹方队、弹炮系统方队组成的防空反导作战群正在通过检阅台。 受阅雷达装备具有高机动、高性能、高可靠的特点,作为国家空天安全的守望者,坚守在空防体系的战略前哨。 48岁的郑志洲所在的地空导弹方队在发动机强劲的轰鸣中隆隆驶过检阅台,接受党和人民的光荣检阅。地空导弹方队由红旗-9B和红旗-22两型地空导弹组成。 这是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旅旅长郑志洲第3次参加阅兵。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和2015年胜利日阅兵,他先后两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但对郑志洲来说,这次阅兵,意义尤为特殊。在前一天举行的实战化训练中,他作为地面防空打击群指挥员,指挥部队连续作战、高效抗击,取得百发百中的战绩。 郑志洲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今天,中国的地面防空力量已经形成了远中近程相配套、高中低空相结合的火力体系,信息化条件下防空反导能力全面提升。” 弹炮系统方队由红旗-6弹炮导弹发射车、跟踪高炮车和09式自行高炮组成。弹炮系统是防空体系的重要一环,具有快速机动作战、抗饱和打击、防低空突袭等防空作战能力。 从这里奔赴下一个战场 纵横海天,走向深蓝。海上作战群正在接受检阅。 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 海军陆战队方队官兵身着鲜亮的海洋迷彩,带来了大海的壮阔、大海的气魄,也把这支两栖作战力量的风采带到了受阅现场。 这个方队主要来自祖国南疆的海军陆战队某旅。这个旅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首创了西沙精神和南沙精神。他们先后完成上百次军事演习、首都国庆阅兵等重大任务,为60多个国家的驻华武官或来访使团进行军事表演。 22岁的“霸王花”高艺文和79名战友身着蓝色迷彩,全副武装,昂扬受阅。风沙中,人们见证了中国女兵的战斗风采。 高艺文说,能够以这种特殊的沙场阅兵方式庆祝军人自己的节日,她感到无比自豪。 海军导弹第1方队由海红旗-9B舰空导弹和鹰击-12A舰舰导弹组成。海红旗-9B主要担负舰艇区域防空任务,鹰击-12A主要担负大中型水面舰艇打击任务,两款新型导弹都是夺控制海权的“杀手锏”武器。 海军导弹第2方队随即而来。受阅的鹰击-83K空舰导弹和鹰击-62A岸舰导弹,突防能力强、打击范围广、毁伤威力大,是海军反舰慑敌的中坚力量。 在和平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 壮志凌云,搏击长空。空中作战群划破天际、接受检阅。 拥有一支强大的空中力量,曾是多少代中国人的梦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玉龙说:“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阅兵,人民空军仅有17架缴获的战机,而且还是东拼西凑组装起来的。” 置身今天的受阅现场,人们能深切感受到我军空中作战力量建设取得的非凡成就。 首先飞过来的是预警指挥机梯队。空警-2000预警机、空警-500预警机、运-8指通机和运8-干扰机,在8架歼-10B战机的护卫下,列阵长空,接受检阅。预警机、指通机等先进装备的列装,使我军预警和作战指挥控制范围有效拓展。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师长郝建科率领的轰炸机梯队飞过来了,9架轰-6K编成3个三机楔队飞过检阅台上空。 郝建科介绍,轰-6K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战略轰炸机,能够携带巡航导弹和空地导弹,具备远程奔袭、大区域巡逻、防区外打击等能力,是我军重要的空基远程打击力量,被誉为空中“战神”。 运输机梯队由1架运-20和2架运-9运输机组成。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航程远、载重大、速度快等特点。运-9是我国国产中型战术运输机。大型运输机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我军远程投送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由轰油-6加油机、歼-10C战机组成的加受油机梯队飞临上空。空中加油续航,有效增强了航空兵远程机动、持续作战和战场生存能力,是空中联合作战和远程作战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航空兵由此飞得更高更远! 7架歼-15编成舰载机梯队接受检阅。歼-15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型固定翼舰载多用途战斗机,也是航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邀请注册|圆梦网
( 湘ICP备13010336号-1 )
GMT+8, 2025-5-25 14:14 , Processed in 0.0553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